风清月白

出自 宋代 欧阳修 《采桑子》

释义:见“月白风清”,月光皎洁,微风清爽。形容恬静美好的夜景。也作“风清月白”、“风清月朗”。

现代解析

《风清月白》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就是“微风清爽,月色皎洁”,描绘的是一种宁静美好的夜晚景象。但它真正的魅力在于,用简单的自然画面传递出更深层的情感——可能是内心的平和、环境的纯净,或是人际关系的明朗。

比如,当你说“他俩的关系风清月白”,其实是形容彼此坦荡真诚,没有猜疑和算计;如果说“这件事处理得风清月白”,则强调过程公开透明,经得起检验。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:用人人都见过的自然美景作比喻,把抽象的品质(如清白、坦率)变得具体可感。就像夏夜坐在院子里乘凉,凉风拂面、月光洒地时那种舒畅安心感,成语把这种体验变成了评价人事的生动标尺。

它之所以耐人寻味,正是因为它用最朴素的语言,同时完成了写景、抒情、说理三重功能。

欧阳修
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