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明正大

出自 宋代 朱熹 《朱子语类·易九》

释义:襟怀坦白,行为正派。也说正大光明。

现代解析

“光明正大”这个成语,拆开看就很有意思。“光明”指的是像阳光一样敞亮,不藏着掖着;“正大”说的是堂堂正正,不搞歪门邪道。合在一起,就是形容一个人做事坦坦荡荡,既不偷偷摸摸,也不耍心眼儿。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比如你捡到别人丢的钱包,直接联系失主归还,而不是偷偷拿走——这就是“光明正大”。再比如公司竞标时靠实力说话,不背后给对手使绊子,这也是“光明正大”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传递了一种做人做事的底气。就像白天走路不用打手电筒,心里没鬼的人自然不怕被看见。它提醒我们:耍小聪明可能得一时便宜,但只有光明磊落才能赢得长久信任。简单说,它既是为人处世的“阳光法则”,也是社会公认的“高级活法”。

现在很多人爱说“人间清醒”,其实真正的清醒就是明白:光明正大地活着,才是最省心、最硬气的选择。

朱熹
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