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衫蓝缕
出自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释义:衣服破烂。
现代解析
“衣衫蓝缕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就是衣服破破烂烂的,补丁摞补丁,蓝颜色(旧时贫民常穿的粗布颜色)的布料都磨得发白露线了。它用来形容人穿着极度寒酸、生活贫困的样子。
为什么这个成语有生命力?
1. 画面感极强:一听就能脑补出一个人穿着打满补丁、褪色破洞的衣服,比直接说“穷”更生动。
2. 含蓄却有分量:不直接说穷困潦倒,而是用衣服的细节暗示生活状态,留给人想象空间。比如,说某人“衣衫蓝缕”,可能暗指他遭遇变故或坚持清贫的理想。
3. 有历史感:古代普通百姓穿不起鲜艳颜色,“蓝缕衣”是底层标配,成语背后藏着古代社会的阶层印记。
怎么用?
- 形容现实贫困:“他小时候家境不好,常衣衫蓝缕地去上学。”
- 比喻精神匮乏:“只追求名利,内心衣衫蓝缕的人,再富贵也空洞。”
注意:如今直接形容他人外表可能不礼貌,多用于文学或比喻场景。它的魅力在于用“外表的破碎”让人感受到背后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