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脉准绳

出自 清代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授曲》

释义:法则标准。

现代解析

《法脉准绳》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"法律的脉络"和"标准的准绳",合起来形容一套清晰、严谨的规则体系。它的精髓在于用生活中常见的两样东西作比喻:

1. "法脉"就像人体的血管网络,强调法律条文之间要有内在逻辑,像血脉一样贯通连接,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。比如交通法规中"红灯停绿灯行"和"斑马线礼让"就是相互关联的规则脉络。

2. "准绳"本指木匠用的墨线,这里比喻法律要像拉直的墨线一样公正不偏私。就像用同一把尺子量所有人的行为,明星闯红灯和普通人处罚标准相同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既强调法律体系的完整性(脉),又突出执行标准的统一性(绳)。就像玩游戏既要有一套完整的规则说明书,又要保证裁判对每个玩家都公平执法。现实中,小到学校班规、公司制度,大到国家法律,只有同时做到"脉络清晰"和"标准一致",才能让人心服口服。

李渔

李渔(1611-1680),初名仙侣,后改名渔,字谪凡,号笠翁。汉族,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。明末清初文学家、戏剧家、戏剧理论家、美学家。被后世誉为“中国戏剧理论始祖”、“世界喜剧大师”、“东方莎士比亚”,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、文化产业的先行者,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。一生著述丰富,著有《笠翁十种曲》(含《风筝误》)、《无声戏》(又名《连城璧》)、《十二楼》、《闲情偶寄》、《笠翁一家言》等五百多万字。还批阅《三国志》,改定《金瓶梅》,倡编《芥子园画谱》等,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