败不旋踵

出自 唐代 卢照邻 《三国论》

释义:踵:脚后跟。旋踵:转动脚后跟,形容时间很短。指很快就要失败。

现代解析

“败不旋踵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失败快得连脚后跟都来不及转”,形容失败来得极其迅速,几乎没有任何缓冲时间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想象一个人刚迈出一步准备做某件事,还没等脚后跟落地,事情就已经搞砸了。这个画面感很强的成语揭示了三个生活智慧:

1. 警示做事不能盲目冒进。就像跑步时如果步子迈得太大,还没站稳就可能摔倒,提醒我们要对困难有充分预估。

2. 强调失败的突然性。很多失败不是慢慢形成的,而是一着不慎就全盘崩溃,比如炒股时一个错误决策可能瞬间血本无归。

3. 体现古人观察生活的智慧。用“脚后跟来不及转”这样具象的动作,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,比直接说“快速失败”更有画面冲击力。

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来形容那些准备不足导致的失败,比如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刚进考场就发现题目完全不会,或是没做市场调查就创业很快倒闭的情况。它提醒我们:重要的事情要提前做好准备,否则失败可能比转身还快。

卢照邻

卢照邻,初唐诗人。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,汉族,幽州范阳(治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其生卒年史无明载,卢照邻望族出身,曾为王府典签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学上,他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世称“王杨卢骆”,号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卢升之集》、明张燮辑注的《幽忧子集》存世。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,以歌行体为佳,不少佳句传颂不绝,如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等,更被后人誉为经典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