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修边幅

出自 南北朝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》

释义:形容不注意衣着、容貌的整洁。[反]衣冠楚楚。

现代解析

“不修边幅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不修剪衣服的毛边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外表打扮毫不在意,穿着随便,甚至显得邋遢。但它更深层的魅力在于,它不仅仅说外表,还暗含了一种性格特质——这类人往往更注重内在或自己专注的事情,懒得在琐碎细节上花功夫。

比如,一个科学家埋头做实验,头发乱糟糟的也顾不上梳,衣服穿反了都没发现,这就是典型的“不修边幅”。它带点调侃,但更多是中性甚至褒义的,暗示这人把精力用在了更重要的事情上。当然,如果用在批评的语境里,也可能指人过于散漫,不尊重场合。

这个成语生动捕捉了“内在追求”和“外在形象”之间的反差感,让人一听就能脑补出一个专注忘我、不拘小节的形象,比直接说“这人很邋遢”多了层故事性。

颜之推

颜之推(531年—约597年),字介,生于江陵(今湖北江陵),祖籍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,中国古代文学家、教育家。学术上,颜之推博学多洽,一生著述甚丰,所著书大多已亡佚,今存《颜氏家训》和《还冤志》两书,《急就章注》、《证俗音字》和《集灵记》有辑本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