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功立业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上两制书》

释义:建:建立。功:功勋。业:事业。建立功勋,成就大业。多指人的抱负。

现代解析

“建功立业”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通过努力奋斗,做出显著成绩,为自己或集体打下扎实的事业基础。简单来说,就是“干出一番事业,留下自己的成就”。

它的核心在于“行动”和“结果”的结合:
1. “建功”——不是空想,而是实实在在做出成绩。比如科学家发明新技术,普通人把一个小店经营得红红火火,都是“建了功”。
2. “立业”——强调成果能长久存在,不是昙花一现。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,立业就是给自己或团队创造能持续发展的“根基”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:
- 鼓励实干:反对光说不做,推崇“做出点真东西”。哪怕是小成绩,积累起来也能成事业。
- 平凡人也能用:不局限于大人物。普通人认真工作、创业成功、甚至把爱好变成职业,都是在“建功立业”。
- 有长远眼光:提醒人别只顾眼前利益,要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努力产生持续价值。

比如:
- 外卖小哥通过优质服务成为片区“单王”,客户都指定找他——这是他的“建功立业”。
- 妈妈把家庭打理好,培养出优秀的孩子——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“立业”。

它告诉我们:无论起点高低,用行动创造价值,就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