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永垂不朽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永远流传,不会腐烂消失”。它用来形容那些超越时间、长久被人铭记的事物或精神。
我们可以拆解来看:
1. “永垂”就像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,代表某种精神或影响力持续存在;
2. “不朽”则像一块不会风化的石头,象征事物经得起时间考验。
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:
- 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(如民族英雄)
- 经典的艺术文学作品(如《红楼梦》)
- 重大的历史贡献(如科学发现)
它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,表达了人类对"超越短暂生命,留下永恒价值"的向往。就像我们常说"有的人死了,但他还活着",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。
曹丕
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(187年冬-226年6月29日),字子桓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曹魏的开国皇帝,公元220-226年在位。他在位期间,平定边患。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。除军政以外,曹丕自幼好文学,于诗、赋、文学皆有成就,尤擅长于五言诗,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,并称三曹,今存《魏文帝集》二卷。另外,曹丕著有《典论》,当中的《论文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。去世后庙号高祖(《资治通鉴》作世祖),谥为文皇帝,葬于首阳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