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眼花耳热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眼睛发花、耳朵发热,用来形容人因情绪激动(比如兴奋、愤怒或紧张)而感官失控的状态。
举个例子:
- 有人吵架吵到上头,气得满脸通红、视线模糊,这就是“眼花耳热”;
- 或者看球赛时支持的队伍绝杀进球,瞬间热血沸腾,眼前发花、耳朵嗡嗡响,也能用这个词形容。
它的精髓在于用身体反应(眼+耳)代替直接说“激动”,画面感更强。就像我们常说“气得发抖”而不是“非常生气”,成语把抽象情绪转化成具体感知,让人一秒共情。
这种表达既生动,又留了想象空间——不同场景下,“眼花耳热”可能是愤怒、狂喜,甚至是羞恼,全看语境。中文里类似的说法还有“面红耳赤”“头晕目眩”,但“眼花耳热”更突出一种感官交织的失控感,仿佛整个人被情绪裹挟了。
李白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