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宠若惊

出自 宋代 欧阳修 《辞特转吏部侍郎表》

释义:宠:宠爱。受到过分的宠爱或赏识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和不安。也作“被宠若惊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受宠若惊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:突然得到过分的宠爱或重视,反而让人感到不安,像被吓到一样。它生动刻画了普通人面对意外优待时那种手足无措的真实反应。

比如一个平时不被注意的员工突然被领导当众表扬,他可能会脸红心跳,说话结巴,甚至怀疑"这份夸奖真的是给我的吗?"——这种既惊喜又忐忑的矛盾心理,就是"受宠若惊"最传神的体现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抓住了人性中一个有趣的矛盾点:我们渴望被认可,但当真被厚待时,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开心,而是自我怀疑。就像长期生活在阴影里的植物突然被阳光直射,第一反应是蜷缩叶片。它提醒我们:接纳善意也是一种需要练习的能力。

欧阳修
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