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泣花啼

出自 宋代 周邦彦 《少年游》

释义:形容风雨中花柳憔悴﹑黯淡的情景。

现代解析

《柳泣花啼》这个成语,乍一听像是描写自然景色,实际上是用拟人的手法,传递一种伤感哀怨的情绪。

字面意思是"柳树在哭泣,花朵在啼叫",把植物比作会流泪哭诉的人。这种写法特别生动——你想啊,本来没感情的柳枝随风摇摆,花朵静静开放,但在伤心人眼里,连它们都好像在陪着自己一起难过。就像我们心情低落时,看阴雨天都觉得老天在掉眼泪一样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"无声胜有声"。它不直接说人有多悲伤,而是让周围的景物替你表达,这种含蓄的写法反而让哀愁更有感染力。比如可以用来形容:失恋的人看到公园里飘落的柳条,觉得像在为自己叹息;或者离乡的游子看见雨中花朵,仿佛听见它们在替自己哭诉思乡之情。

这种把心情"嫁接"到景物上的表达方式,既形象又富有诗意,比直白地说"我很伤心"要打动人得多。

周邦彦
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