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下无虚
出自 《陈书·姚察传》
释义:原指负有盛名的人必有真才实学。后形容名实相符,名不虚传。
现代解析
“名下无虚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名声之下没有虚假”,简单来说就是“名不虚传”。它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完全配得上它的好名声,绝不是吹出来的。
举个例子:
你常听朋友夸某家小馆子的红烧肉一绝,亲自尝过后发现确实香而不腻、入口即化,这时候就可以感叹一句“真是名下无虚!”——名声和实际体验对得上号,没忽悠人。
它的核心魅力在于“真实感”:
1. 强调口碑经得起检验——不是靠炒作,而是靠硬实力赢得名声。
2. 带点欣慰的认可——现实中“名不副实”的事太多,遇到真材实料的反而让人觉得难得。
反着用也很有趣:
如果某网红餐厅被吹上天,结果菜品难吃,就能调侃“这回可是名下多虚啊”,讽刺名实不符的滑稽感。
这个成语提醒我们:
好名声是干出来的,不是喊出来的。无论是人还是物,经得住考验的“名”,才有真正的分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