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恩报恩

出自 元代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

释义:既知别人对自己有恩德,便设法相报其恩。

现代解析

《知恩报恩》这个成语讲的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道理:别人对你好,你要记在心里,有机会就要回报。就像春天播下的种子,秋天要收获果实一样自然。

这个成语有两层智慧:
1. "知恩"是做人最基本的敏感度。比如邻居帮你照顾生病的孩子,同事主动分担你的工作,这些善意不能当作理所当然。能察觉并记住别人的好,说明你心里有杆秤。

2. "报恩"讲究的是行动力。不一定要隆重答谢,关键是要有回应。就像老张修水管时你搭了把手,后来他送你自家种的蔬菜,这种有来有往的情谊最长久。

真正聪明的人都懂,报恩实际是在给自己存"人情存款"。今天你帮了摔倒的老人,明天可能就会有人在你迷路时指方向。这种良性循环会让生活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温暖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报恩不是做买卖,不必计较分量对等。学生时代老师的一句鼓励,多年后你成为导师时把这份耐心传递给下一代,这就是最好的传承。

王实甫

王实甫(1260年-1336年),名德信,大都(今北京市)人,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(今定兴县)。元代著名戏曲作家,杂剧《西厢记》的作者,生平事迹不详。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,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,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,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,成为中国戏曲史上“文采派”的杰出代表。著有杂剧十四种,现存《西厢记》、《丽春堂》、《破窑记》三种。《破窑记》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,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。另有《贩茶船》、《芙蓉亭》二种,各传有曲文一折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