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深蒂结

出自 宋代 周煇 《清波杂志》

释义:犹根深蒂固。

现代解析

“根深蒂结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树根扎得深、缠绕得紧,用来比喻某种关系或基础非常牢固,难以动摇或改变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精髓:

1. 牢固性
就像一棵百年老树,地下的根系盘根错节,即使遇到狂风暴雨也不会倒下。生活中比如深厚的友谊、长期积累的习惯,或者扎实的专业技能,都属于“根深蒂结”的状态——因为它们经过时间沉淀,已经变得非常稳固。

2. 复杂性
“结”字暗示了事物内部紧密交织的状态。比如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情感纽带,或者一个社会问题的历史成因,往往像乱麻一样互相牵连,不是简单一刀就能切断的。

3. 两面性
这个成语既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中性。比如“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根深蒂结”,体现的是积极坚守;但如果说“偏见在他心里根深蒂结”,就说明顽固难改。关键看描述的对象本身是否有价值。

生活启示
想要成就真正扎实的东西——比如学问、事业、感情,都需要像树木长根一样耐心积累;而面对需要改变的旧观念或坏习惯,则要有“连根拔起”的勇气,因为“根深蒂结”的东西改变起来必然费工夫。

周煇

周邦之子,泰州人。南宋绍兴年间曾应试博学鸿词科,后来曾到金国,晚年隐居钱塘清波门。隐居多年,不愿为仕,以藏书为事,父子以师友相称,当世名公卿多折节下之,亦简亢自高,不予报谢。家有藏书数万卷,并乐于为他人借阅,他曾写有《借书》一文,间接地批评了古代藏书家“借书不孝”的藏书观点,说“借书一瓻,还书一瓻,后讹为痴,殊失忠厚气象”。他提出藏书是为致用而藏。并告诫子孙首要读其所藏之书,再要世守家藏图书。 著有《清波杂志》十二卷,为笔记体著作,内容多为宋人杂事,于宋代官制有一定史料价值。还著有《清波别志》三卷和《北辕录》一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