枉费心机

出自 清代 曹雪芹 《红楼梦》

释义:枉:白白地,徒然。白白地耗费心思。也作“枉费心力”、“枉费心计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枉费心机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白费心思”,就像你花了一整天研究怎么用竹篮打水,最后发现全是徒劳。它生动地形容了那些用复杂手段折腾半天,结果却毫无意义的行为。

举个例子:有人为了在考试中作弊,熬夜把答案写在橡皮上,结果考试时发现题目全换了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枉费心机”。既讽刺了不踏实的投机心态,也揭示了耍小聪明往往比老实做事更费劲的真相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用“枉”(徒劳)和“费”(消耗)两个动作感极强的字,把“心思落空”的憋屈感直接砸在我们眼前。就像看着有人拼命推一扇写着“拉”的门,既让人好笑,又让人警惕:方向错了,越努力越尴尬。

曹雪芹
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