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天寒地冻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就是天气冷到极点,连大地都冻得硬邦邦的。它用最直白的画面感,把“冷”这个抽象概念变得特别具体——你仿佛能看见呼出的白气瞬间结冰,踩在雪地上咯吱作响,连河水都冻成了厚厚的大冰坨子。
但这个成语的妙处不止于形容天气。生活中那些让人“透心凉”的处境,比如创业失败后无人相助、被人背叛时的心灰意冷,用“天寒地冻”来形容,立刻就能让人共情。它比单纯说“好冷啊”更有冲击力,因为“天”和“地”这两个字一出来,就让人感觉寒冷铺天盖地无处可逃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藏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。古人没有暖气空调,面对严寒时反而锤炼出乐观精神——你看东北的冰雕、北方的冬捕,越是天寒地冻,越要热火朝天地生活。所以这个词用好了,既能写实又能传神,既有画面感又有生命力。
姚燧
姚燧(1238年~1313年),字端甫,号牧庵,河南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 元朝文学家。官翰林学士承旨、集贤大学士。能文,与虞集并称。所作碑志甚多,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。原有集,已散失,清人辑有《牧庵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