胼手胝足

出自 宋代 朱熹 《九江彭蠡辨》

释义:胼、胝:手脚上的老茧。手上脚上都生出了老茧。形容长期地辛勤劳作。

现代解析

“胼手胝足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手脚磨出老茧,但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。它生动描绘了人们长期辛勤劳动的状态——双手双脚因为反复劳作而变得粗糙、结满厚茧。这个成语的核心,是赞美那种不怕吃苦、踏实奋斗的精神。

想象一下农民在田间弯腰插秧,工人用双手搬运重物,或者创业者熬夜工作的场景——他们的手脚可能因长期劳作而变得粗糙,但这些痕迹恰恰是付出与坚持的证明。这个成语不强调天赋或运气,而是歌颂那些用最朴实的行动去创造价值的人。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成就往往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,是汗水浇灌出来的结果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暗含了一种“时间的力量”。老茧不是一天形成的,正如成功不会一蹴而就。它提醒我们:在追求目标时,与其寻找捷径,不如像成语中描述的那样,用持续的付出去打磨自己的人生。

朱熹
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