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成名遂
出自 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
释义:遂:成就。也说功成名就。原指成就了功业,才有名声。后指功绩和名声都已取得。
现代解析
“功成名遂”这个成语,简单来说就是“事业成功,名声也有了”。它描绘的是一个人通过努力奋斗,最终实现了人生目标,同时赢得了社会认可的理想状态。
我们可以拆开来看:
1. “功成”——好比一个人创业多年,公司终于上市;或者运动员苦练十年,终于拿下金牌。指的是实实在在的目标达成。
2. “名遂”——就像科学家研究出重大成果后获得诺贝尔奖,或者普通人因为善举被媒体报道。指的是社会给予的荣誉和声望。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:
- 它抓住了人性最朴素的两个追求:既要做出成绩,也要获得认可。就像学生既想考高分,又希望被老师表扬一样自然。
- 强调因果关系:先有“功成”,后有“名遂”。比如袁隆平是先研究出杂交水稻,才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家,顺序不能颠倒。
- 暗含努力过程:没有说出口的是,在“功成名遂”之前,往往需要像种地一样默默耕耘多年。就像网红突然走红前,可能已经拍了三年无人问津的短视频。
当代启示:
- 警惕“名不副实”:现在有些人追求先出名再做事,就像没打好地基就急着盖楼,容易塌房。
- 平衡心态:既不必羞于追求名声(比如科学家也该争取奖项),也不要为了虚名造假(像论文抄袭)。
- 成功标准多元:有人觉得开个小店养家糊口就是“功成”,获得邻里信任就是“名遂”,未必都要做大事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