间见层出

出自 唐代 韩愈 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

释义:先后一再出现。

现代解析

“间见层出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间隔着出现,一层层地显露”,用来形容事物接连不断地出现,但又不会一股脑儿全冒出来,而是有节奏、有层次地展现。

打个比方,就像看一部悬疑剧:线索不会一次性全抛给你,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出现一点,层层推进,让你越看越觉得“原来如此!”这种“慢慢揭开谜底”的感觉,就是“间见层出”的精髓。

它的魅力在于两点:
1. 有节奏感:不像“铺天盖地”那样让人应接不暇,而是像音乐里的鼓点,错落有致,给人留足消化和期待的空间。
2. 有深度:每次出现的新内容,可能和之前的有关联,像拼图一样逐渐完整,让人越琢磨越有意思。

生活中也能用这个成语。比如形容一个人的才华:“他画画、写诗、弹琴,本事间见层出”,意思是他的能力不是一下子显摆出来的,而是慢慢让你发现惊喜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