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不择言
出自 《北史·魏艾陵伯子华传》
释义:择:选择。情急时说话不能恰当地选择言词。
现代解析
“口不择言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嘴巴来不及挑选词语”,形容人在情绪激动或慌乱时,说话不加思考,甚至可能说出不合适的话。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比如你和朋友吵架时,一气之下脱口而出“你这个人真讨厌!”事后又后悔——这就是“口不择言”。它像一扇失控的水龙头,心里积压的情绪突然喷涌,根本顾不上这些话会不会伤人。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它抓住了人类语言的一个脆弱瞬间。我们总以为说话是受大脑控制的,但强烈的情绪(比如愤怒、恐惧、兴奋)会像劫匪一样,突然抢走理智的方向盘。这时候说出来的话,往往暴露了内心真实的想法,但也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。
它的魅力还在于警示作用。就像随身携带的“语言刹车片”,提醒我们:越是情绪激动时,越要管住嘴巴。那些脱口而出的话,可能像钉子钉进木板,就算事后拔出来,痕迹也会永远留在那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