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棱两可

出自 《旧唐书·苏味道传》

释义:形容对一件事情的两方面都不否定,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。[近]含糊其词。[反]斩钉截铁。

现代解析

“模棱两可”就像一个人说话做事总是“打太极”:既不明确点头,也不干脆摇头。比如领导问“这个方案行不行?”,他回答“嗯…再研究研究”——既不说好,也不说不好,让你猜不透他的真实态度。

它的精髓在于“故意模糊”:
1. 像墙头草两边倒,怕得罪人,所以永远不说死话;
2. 像天气预报里的“局部地区有雨”——到底哪里下雨?你自己琢磨;
3. 常见于官场话术、圆滑社交,用“可能”“大概”当挡箭牌。

这种态度看似安全,实则让人抓狂:就像点菜时问朋友“吃不吃辣”,对方说“都行”,结果菜一上桌又嫌太辣——缺乏明确立场反而容易误事。真正聪明人懂得,关键时刻必须“棱角分明”,否则就像没刻度尺,量不出生活的分寸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