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疏贵贱
释义:[everyone,close or distant,rich or poor] 亲密、疏远、富贵、贫贱的种种关系。指各种不同身分、不同关系的人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予乐。——《史记·乐书》
现代解析
“亲疏贵贱”这个成语,拆开看就是四个字:亲(亲近)、疏(疏远)、贵(尊贵)、贱(卑微)。它讲的是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“差别对待”现象——人们会根据对方的身份、地位、亲密度,本能地采取不同的态度。
举个例子:
- 对家人朋友(亲),说话随意亲热;对陌生人(疏),可能客气但保持距离。
- 对领导上司(贵),礼貌周到;对保洁阿姨(贱),可能连正眼都不给。
背后的真相:
这种态度差异其实是人性本能,就像动物也会对族群内外划分等级。但成语的巧妙在于,它用短短四个字戳破了这种“双标”,让人反思:我们是否在理所当然地区别对待他人?是否因对方身份而忽略了基本的尊重?
成语的警示:
它提醒我们,真正成熟的人应该努力超越这种本能——对亲近的人不纵容,对疏远的人不冷漠;对地位高者不谄媚,对普通人不轻慢。就像孔子说的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,核心是“平等心”。
使用场景:
批评职场势利眼、吐槽亲戚的偏心、反思自己的偏见时,都可以用这个成语,一针见血又留有余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