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璧归赵

出自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释义:完:完整无缺。璧:古代一种玉器。赵:指战国时的赵国。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。

现代解析

“完璧归赵”讲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智斗秦王的故事。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赵国的和氏璧,实际想白占宝贝。蔺相如看穿套路,带着玉璧赴秦,当面揭穿秦王的欺诈,用“同归于尽”的狠招(举璧要砸)逼秦王让步,最后把完好无损的玉璧安全带回了赵国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三点:
1. 以弱胜强的智慧:小国使者面对强国君主,不靠蛮力而靠急智,用心理战术化解危机。
2. 守护原则的勇气:明知可能送命,仍坚持“平等交易”的底线,展现了胆识。
3. 圆满结局的象征:既保住了国宝,又维护了尊严,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双赢。

现在常用来形容把借来的/受托的重要物品完好无损地归还,更引申为在困境中既守住底线又达成目标的能力。比如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把治愈的患者安全送回家,就是现代版“完璧归赵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