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白首之心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白发老人的心”,但实际用来形容人即使年纪大了,依然保持年轻时的志向或赤诚之心。
核心精髓:
1. 不服老的劲头:就像现实中有些老人退休后依然学习新技能、追求爱好,他们不因年龄限制自己,这种“心态不老”的精神就是“白首之心”。
2. 初心不改的坚持:比如一个人年轻时立志做公益,到老还在默默付出,外界可能觉得“这么大年纪何必辛苦”,但他自己乐在其中,这就是对初心的坚守。
3. 时间磨不掉的热情:重点不在头发是否白了,而在于内心是否被岁月消磨。比如老一辈科学家满头白发仍钻研课题,这种纯粹的热爱就体现了成语的魅力。
和相似成语的区别:
- “老当益壮”强调身体或能力不衰退,而“白首之心”更侧重心理状态。
- “童心未泯”偏重天真烂漫,但“白首之心”突出的是对理想、信念的执着。
生活启示:
这个成语悄悄反驳了“人老了就该歇着”的偏见。它告诉我们:年龄只是数字,只要心里那团火不灭,白发也可以是生命力的象征。
王勃
王勃(649或650~676或675年),唐代诗人。汉族,字子安。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王勃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齐名,世称“初唐四杰”,其中王勃是“初唐四杰”之首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年)八月,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,不幸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,代表作品有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等;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堪称一时之最,代表作品有《滕王阁序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