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摇尾乞怜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狗摇着尾巴向人讨好求食的样子,现在用来形容人为了讨好别人,故意装出一副可怜巴巴、卑躬屈膝的样子,毫无尊严地巴结对方。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生动刻画了一种丧失自我、低声下气的姿态。就像一条狗为了讨口吃的,拼命摇尾巴示好一样,有些人为了得到别人的施舍、怜悯或好处,也会放下自尊,刻意表现得卑微可怜。这种行为往往带着明显的功利性——不是真心实意的谦卑,而是为了利益刻意表演。
它的讽刺魅力在于,用狗摇尾的本能比喻人性中的弱点,既形象又带点幽默,让人一眼看穿这种行为的可笑和廉价。生活中常见这类现象:比如职场中为了升职对领导无底线奉承,或生活中为占便宜故意装弱者博同情。成语提醒我们:靠讨好换来的东西往往不长久,保持尊严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。
韩愈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