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哄堂大笑”这个成语特别有画面感,想象一群人突然同时爆发大笑,整个屋子都热闹起来的场景——这就是它的核心意思。
拆解来看:
- “哄” 不是吵闹,而是形容多人同时发出的声音,比如“哄闹”“起哄”。
- “堂” 指屋子或公共场合,比如“礼堂”“课堂”,强调空间感。
- “大笑” 不用解释,就是开怀的笑声。
精髓在于:
1. 集体共鸣:不是一个人笑,而是一群人被同一件事戳中笑点,说明这件事真的很有趣,或者气氛特别轻松。
2. 瞬间爆发:笑声突然充满整个空间,有种感染力,仿佛旁观者也会忍不住跟着笑。
怎么用?
比如:
- 同事讲了个尴尬糗事,办公室瞬间哄堂大笑。
- 相声演员抖了个绝妙包袱,台下观众哄堂大笑。
和“哈哈大笑”的区别?
“哈哈大笑”可以是一个人,“哄堂大笑”必须是一群人,而且更突出环境的热闹感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,就在于它用四个字“拍”下了一群人笑翻的生动画面,比直接说“大家都笑了”更有冲击力。
欧阳修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