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甲第连云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豪华宅邸高耸入云”,用来形容富贵人家居住的房屋高大华丽,连成一片直插云霄的景象。它背后传递的是对权贵阶层奢华生活的直观刻画,同时也暗含对这种炫耀性消费的微妙态度。
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用四个字就构建出视觉奇观:想象一片片琉璃瓦、朱红大门的高楼宅院,像积木一样密集排列,屋檐翘角几乎要碰到天上的云彩。这种夸张手法既突显了建筑的宏伟气派,也暗示了主人家的财富权势——普通人抬头看天只能看见云,而权贵们推开窗户就能摸到云。
不过成语的深层魅力在于它的双面性:表面是赞叹建筑壮观,内里却藏着对贫富差距的思考。当普通百姓还住在茅草屋时,这些“甲第”却如同云中宫殿,这种对比让成语自带批判色彩。就像今天我们看到富豪区的摩天别墅群,既会觉得震撼,也可能产生“朱门酒肉臭”的联想。
这个成语至今仍有生命力,因为它精准捕捉了人类社会中永恒的阶层景观。无论是古代的青砖黛瓦,还是现代的玻璃幕墙豪宅,只要存在贫富分化,“甲第连云”的画面就会不断重现。
崔颢
崔颢(hào)(704—754),汴州(今河南开封市)人,唐代诗人。唐玄宗开元十一年(公元723年)进士,官至太仆寺丞,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。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《黄鹤楼》,据说李白为之搁笔,曾有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”的赞叹。《全唐诗》收录诗四十二首。他秉性耿直,才思敏捷,其作品激昂豪放,气势宏伟,著有《崔颢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