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姑六婆

出自 清代 曹雪芹 《红楼梦》

释义:旧时常用以比喻不务正业,专行欺蒙拐骗的妇女。

现代解析

“三姑六婆”这个成语,现在常用来形容那些爱管闲事、搬弄是非的妇女。

它的字面意思是指古代社会里几种特定的女性职业。“三姑”一般指尼姑、道姑、卦姑(算命的),而“六婆”包括牙婆(人贩子)、媒婆、师婆(巫婆)、虔婆(妓院老鸨)、药婆(卖药的)、稳婆(接生婆)。这些职业在古代往往游走于社会边缘,有些人借身份之便打探隐私、牵线搭桥,甚至坑蒙拐骗。

后来,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大,不再特指这些职业,而是用来形容那些喜欢东家长西家短、到处传闲话、插手别人私事的女人。比如邻居大妈整天打听谁家吵架、谁家离婚,还添油加醋到处说,就可以说她是个“三姑六婆”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,它用简短的四个字,生动刻画了一类人的形象——不仅爱管闲事,还可能带着几分市侩和狡黠。它提醒我们,生活中要警惕那些表面热情、实则搬弄是非的人,同时也要管住自己的嘴,别活成别人眼中的“三姑六婆”。

曹雪芹
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