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愧不如

出自 唐代 元结 《七不如篇序》

释义:自己惭愧不如别人。

现代解析

“自愧不如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自己感到惭愧,觉得比不上别人”。它描述了一种真诚的自我反思:当看到别人更优秀、更出色时,不嫉妒不贬低,而是坦然承认差距,甚至带着一点敬佩的心态。

比如,同事处理问题又快又好,你心里佩服地想:“我确实没他厉害”;朋友画画特别传神,你感叹:“我这水平差远了”——这种大方认输的态度,就是“自愧不如”的精髓。它不包含自卑或沮丧,反而体现了一种健康的心态:承认他人长处,才能看清自己的不足,进而有动力进步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把“认输”变成了一种修养。生活中敢说“我不如你”的人,往往反而更受人尊重,因为他们真诚、不嘴硬。就像赛跑时为对手鼓掌的人,比死不认输的人更有格局。

元结

元结(719~772年),中国唐代文学家。字次山,号漫叟 、聱叟 。河南鲁山人。天宝六载(747)应举落第后,归隐商余山。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。安禄山反,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(今湖北大冶境内),因号猗玗子。乾元二年(759),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,招募义兵,抗击史思明叛军,保全十五城。代宗时,任道州刺史,调容州,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,政绩颇丰。大历七年(772)入朝,同年卒于长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