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尘奔溃
出自 《北史·魏纪二·太武帝》
释义:亦作“望尘奔北”,亦作'望尘奔溃'。
现代解析
“望尘奔溃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远远看见敌人扬起的尘土,自己一方就吓得溃散逃跑。它生动刻画了一种未战先怯、因恐惧而彻底丧失斗志的状态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想象两军对垒时,一方士兵刚看到远处敌军扬起的沙尘(连人影都还没看清),就吓得丢盔弃甲、四散逃命。这种夸张的场景,讽刺的是内心极度脆弱、被想象中的威胁直接击垮的可笑表现。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动态画面感传递深层含义:
1. "望尘"——威胁还很遥远,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
2. "奔溃"——不是战败,而是自我心理防线的瞬间崩塌
现在常用来形容:
• 考试前就心态崩盘的考生
• 遇到困难直接放弃的职场人
• 看到强大对手就认输的竞争者
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失败往往始于内心的恐惧。那些看似强大的障碍,可能就像"远处的尘土"一样,走近了才发现根本没那么可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