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众所共知”这个成语很简单,就是字面意思:大家都知道的事。它强调某件事的普及程度高,像常识一样无需解释。
比如:
- “地球是圆的”在今天是众所共知的事实(但古代人可能不这么想)。
- 某个明星的八卦如果传得满城风雨,也可以说“这事众所共知了”。
它的精髓在于“共”字——不是一个人知道,而是群体默认的认知。使用时通常带两种语气:
1. 陈述事实(中性):比如“吸烟有害健康是众所共知的”。
2. 暗示对方装糊涂(带点讽刺):比如“你做的事众所共知,就别狡辩了”。
注意:这个词偏正式,口语中更常说“大家都知道”“人尽皆知”。如果想显得文雅点,用“众所共知”就很合适。
朱熹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