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砂锅璺到底

出自 元代 王实甫 《破窑记》

璺: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。
比喻追根究底。

现代解析

“打破砂锅璺到底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:为了看清砂锅底下的裂纹(璺),干脆把整个砂锅打碎。它用夸张的画面,讽刺了那些为了追根究底反而把事情彻底搞砸的行为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揭示了一种“过度较真”的荒诞——就像有人为了检查灯泡是否亮着,非要把它砸碎看灯丝一样。它提醒我们:解决问题需要方法,蛮力追问或破坏性探索只会让事情无法挽回。比如生活中有人为了一点小误会,非要刨根问底闹到朋友绝交;或者工作中为了纠正小错误,反而把整个项目推倒重来,这些都是典型的“打破砂锅”行为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生活化的比喻传递智慧:保持好奇心是好事,但分寸感更重要。就像医生治病不会为了检查骨骼就把病人解剖一样,真正的聪明人懂得在“弄清楚”和“不破坏”之间找到平衡。

王实甫

王实甫(1260年-1336年),名德信,大都(今北京市)人,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(今定兴县)。元代著名戏曲作家,杂剧《西厢记》的作者,生平事迹不详。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,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,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,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,成为中国戏曲史上“文采派”的杰出代表。著有杂剧十四种,现存《西厢记》、《丽春堂》、《破窑记》三种。《破窑记》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,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。另有《贩茶船》、《芙蓉亭》二种,各传有曲文一折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