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扇纶巾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念奴娇・赤壁怀古》

拿着羽毛扇子,戴着青丝绶的头巾。形容态度从容。

现代解析

“羽扇纶巾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拿着羽毛扇子,戴着丝带头巾”,但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。

1. 形象来源
它最初形容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周瑜。这两人不仅是军事天才,还自带一股潇洒儒雅的气质——即使指挥千军万马,也能摇着羽毛扇、系着文人头巾,淡定从容,仿佛一切尽在掌握。

2. 核心含义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“举重若轻”。它赞美一种境界:面对复杂局面或重大责任时,不慌不乱,用轻松自如的态度展现出智慧和掌控力。就像下棋高手,看似随意落子,实则步步为营。

3. 现代启示
今天,我们也能用这个词形容那些“低调的高手”——比如谈判桌上谈笑风生的商人,或者危机中冷静解决问题的领导者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能力不在于表面张扬,而在于内在的从容与智慧。

4. 注意反差感
这个词自带一种优雅的反差:“柔软的羽毛扇”和“严肃的战场”形成对比。正是这种反差,让成语有了独特的魅力——用最云淡风轻的方式,做最厉害的事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