弊绝风清

出自 宋代 周敦颐 《拙赋》

释义:形容社会风气良好,贪污舞弊等坏事绝迹。也说风清弊绝。

现代解析

“弊绝风清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弊端绝迹,风气清新”,就像一间常年不通风的屋子突然打开窗户,灰尘扫尽、空气清爽的感觉。它形容一个环境(比如单位、社会或团队)经过整顿后,歪风邪气被清除,整体氛围变得干净、公正、高效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用“风”比喻社会风气——看不见却感受得到。比如以前办事要托关系、塞红包(弊),现在流程透明了,大家按规矩来(清),老百姓就会用“弊绝风清”点赞这种变化。它背后藏着人们对公平的渴望:就像讨厌雾霾天一样,谁都希望活在“空气好”的环境里。

使用时要注意两点:一是强调“从乱到治”的结果,比如“新领导上任后,部门终于弊绝风清”;二是带有褒义,暗示之前存在问题,现在变好了。简单说,它是一把“社会扫帚”,专门夸赞那些打扫干净污垢的地方。

周敦颐

周敦颐(1017年6月1日—1073年7月14日),又名周元皓,原名周敦实,字茂叔,谥号元公,道州营道楼田保(今湖南省道县)人,世称濂溪先生。是北宋五子之一,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,文学家、哲学家。著有《周元公集》《爱莲说》《太极图说》《通书》(后人整编进《周元公集》)。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、太极、阴阳、五行、动静、主静、至诚、无欲、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,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,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