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歌夜舞

出自 唐代 杜牧 《阿房宫赋》

朝:早晨;歌:唱歌;舞:跳舞。
早晨唱歌,夜晚跳舞。形容沉迷于歌舞欢乐之中。

现代解析

“朝歌夜舞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早上唱歌,晚上跳舞”,但实际内涵要丰富得多。它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沉迷享乐、昼夜放纵的生活状态,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时间对比:用“朝”和“夜”两个极端时间点,强调从早到晚不停歇的玩乐,暗示毫无节制。
2. 行为象征:“歌”“舞”不仅是娱乐活动,更代表着对正经事的荒废,比如古代君王因此亡国的典故(如商纣王酒池肉林)。
3. 警示意味:这个成语像一面镜子,提醒人们过度追求享乐会导致严重后果。就像现代人刷手机到深夜、白天摸鱼,本质也是另一种“朝歌夜舞”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画面感极强——仿佛能看到一群人白天醉醺醺地唱歌,入夜又点起灯火狂欢,最终在放纵中走向衰败。它用四个字就完成了一个“警世寓言”。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