徵名责实

出自 《陈书・宣帝纪》

徵:考察;责:求。
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,就其言而观其行,以求名实相符。

现代解析

“徵名责实”这个成语,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做事不能光看表面名头,得追究实际内容是否匹配。就像买一包“牛肉味薯片”,如果里面压根找不到牛肉的影子,那就是名不副实,而“徵名责实”就是让你较真儿,去验证名和实是不是一回事。

拆解核心:
1. “徵名”:追问名分、头衔、口号。比如有人自称“专家”,那就得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真本事。
2. “责实”:要求拿出实际证据。比如商家说“百分百纯棉”,你得检查标签、摸手感,不能光听广告。

生活例子:
- 职场里,有人挂职“总监”却只会开会甩锅,这就是名实不副;
- 网红产品吹得天花乱坠,到手发现是“三无”,这时候你就该“徵名责实”——名头再响,不如实际体验。

成语的智慧:
它提醒我们别被虚名忽悠,社会上的套路(比如虚假宣传、头衔通胀)都需要用这个态度去戳破。本质上,它是“较真”的褒义版,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。

和相似成语的区别:
- “名副其实”是结果(名和实一致),而“徵名责实”是过程(主动去验证名实是否一致);
- “循名责实”和它意思接近,但“徵名责实”更突出“主动追问”的动作感。

使用场景:
适合批评浮夸风气,比如:“选干部要徵名责实,别只看简历漂亮。” 或者自我提醒:“别盲目崇拜‘大师’,咱得徵名责实。”

简单说,这成语就是“别听他说什么,看他做什么”的文言精华版,专治各种“挂羊头卖狗肉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