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疲力竭

出自 宋代 司马光 《司马温公文集·卷二·道傍田家》

释义:精:精神,精力。竭:尽。精神非常疲劳,没有一点力气。也作“精疲力尽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精疲力竭”这个成语,就像一个人跑完马拉松后瘫倒在地的状态——不仅是身体累到极限,连精神也彻底被掏空。它比单纯说“累”更生动,因为包含了双重崩溃:
1. “精疲”:像手机电量耗到1%,大脑转不动了,连简单决定“今晚吃啥”都觉得费劲;
2. “力竭”:身体像被抽干力气的橡皮人,搬个快递都手抖,走路像踩棉花。

生活场景举例
- 连续加班一周后,盯着电脑屏幕眼神发直,连外卖筷子都掰不开;
- 新手妈妈半夜哄哭闹的宝宝三小时,最后抱着娃一起哭到没声儿。

精髓在于:它抓住了人类崩溃的“完全体”状态——不是还能咬牙硬撑的累,而是彻底被生活“榨干”的狼狈真实感。用这个词吐槽时,别人立刻能共情你“真的到极限了”。

司马光
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