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和和气气”这个成语,核心就是“和谐友善”四个字。它形容人与人相处时态度温和、互相尊重,避免冲突的状态。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比如邻居之间见面笑着打招呼,即使有小摩擦也心平气和地商量;同事合作时互相体谅,不斤斤计较——这种氛围就是“和和气气”。它不要求人刻意讨好谁,而是强调用包容的心态减少对立,让关系更轻松。
它的魅力在于“双赢”:你让一步,我退一分,大家都不憋屈。就像煮粥时小火慢熬才香,人际关系也需要这种“温火”般的相处之道。比起争锋相对,和和气气反而更容易解决问题,还能积累好人缘。
简单说,它提醒我们:柔软比强硬更有力量,善意比怒气更能拉近距离。
曹雪芹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