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横交错

出自 宋代 吕祖谦 《东莱博议》

释义:形容事物或情况很复杂,交叉点很多。

现代解析

“纵横交错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竖线和横线互相交叉,就像田字格或棋盘上的线条那样。但它真正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画面感,形容复杂事物的交织状态。

比如生活中:
1. 交通:立交桥的上下坡道互相穿叉,车流从不同方向汇入又分开,这就是典型的"纵横交错"。
2. 人际关系:同事可能同时是你的健身伙伴,邻居又是孩子的班主任,这种多重身份的联系就像一张看不见的交叉网。
3. 自然现象:老树的根系在地下左右穿插,暴雨时雨线斜着划过天空,都是这个词的生动体现。

它传递的核心是:世界不是简单的直线条,而是各种力量互相影响、互相作用的动态平衡。就像织毛衣时毛线要上下穿针才能成型,生活中的很多结果也是多方因素交织产生的。理解这一点,就能更灵活地看待复杂问题。

吕祖谦

吕祖谦(1137年4月9日—1181年9月9日),字伯恭,世称“东莱先生”,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,亦有“小东莱先生”之称。婺州(今浙江金华)人,原籍寿州(治今安徽凤台)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文学家,出身“东莱吕氏”,为吕夷简六世孙、吕大器之子。淳熙八年(1181年)卒,年四十五。宋宁宗时,追谥“成”。嘉熙二年(1238年),改谥“忠亮”。吕祖谦博学多识,主张明理躬行,学以致用,反对空谈心性,开浙东学派之先声。他所创立的“婺学”(又称“金华学派”),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,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与朱熹、张栻齐名,并称“东南三贤”。著有《东莱集》、《历代制度详说》、《东莱博议》等,并与朱熹合著《近思录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