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绽百出

出自 宋代 李侗 《李廷平集·答问下》

释义:绽:裂开。破绽:衣服的裂口。形容说话、做事漏洞很多。

现代解析

“破绽百出”这个成语,就像形容一件打满补丁的旧衣服——乍一看还能穿,但稍微动一动就到处开线。它专门用来描述那些经不起推敲的事情或言论,表面似乎成立,实际漏洞多得像筛子眼儿。

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有人吹牛说自己一顿能吃50个包子,但被问到"那你家冰箱怎么全是泡面"时,又改口说"最近在减肥"。这种前后矛盾、越描越黑的情况,就是典型的"破绽百出"。它揭示了一个核心道理:虚假的东西就像用胶水粘的积木,稍微碰几下就会散架。

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,它用"衣服开线"这种人人都见过的现象,巧妙比喻了逻辑漏洞的致命性。当我们说某个骗局或借口"破绽百出"时,其实是在说:这东西连基本的样子都撑不住了,骗人都懒得认真编。

李侗

(1093—1163)宋南剑州剑浦人,字愿中,世号延平先生。从学罗从彦,得其《春秋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之说。退居山里,谢绝世故四十余年,讲经说道,启迪后学,答问不倦。虽清贫而怡然自得,若无意当世而伤时忧国。朱熹尝从受业,得其传。卒谥文靖。有《李延平先生文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