毂交蹄劘

出自 清代 顾炎武 《菰中随笔》

释义:行车交错﹐马蹄磨削。形容车马来往频繁。

现代解析

“毂交蹄劘”这个成语描绘的是古代车马往来频繁的热闹场景。字面意思是车轮的毂(车轮中心的圆木)相互交错,马蹄相互摩擦,形容路上车马络绎不绝,往来密切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用动态的画面感传递出两种深层含义:
1. 繁华盛况:就像现代都市早晚高峰的车流,古代道路上车轮马蹄相互交织的景象,生动体现了市井繁荣、人流物流活跃的社会面貌。
2. 密切往来:车轮和马蹄的物理接触,暗喻人与人之间频繁的交往互动,可以形容商业贸易兴盛,也可比喻人际关系的紧密。

其魅力在于将抽象的社会活动转化为具象的感官体验——我们仿佛能听到"咯吱"的车轮声、"哒哒"的马蹄声,看到尘土飞扬中川流不息的车马队伍。这种画面感让成语既生动又富有历史气息,比直接说"非常热闹"更有感染力。

顾炎武

顾炎武(1613.7.15-1682.2.15),汉族,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市)千灯镇人,本名绛,乳名藩汉,别名继坤、圭年,字忠清、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;南都败后,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,改名炎武。因故居旁有亭林湖,学者尊为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其主要作品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韵补正》、《古音表》、《诗本音》、《唐韵正》、《音论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