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赵帜立赤帜

出自 《见“拔赵帜易汉帜”。》

释义:见'拔赵帜易汉帜',据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载,韩信率汉军击赵,将至井陉口,先挑选轻骑二千,人持一赤帜,抄小路埋伏于赵营附近。接着背水列阵以诱赵。赵军出击,汉军佯败而走,赵军果空营追击。'信所出奇兵二千骑,共候赵空壁逐利,则驰入赵壁,皆拔赵旗,立汉赤帜二千。'赵军进击不能胜,欲回营,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,大惊,'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',于是溃不成军,终于为信所灭。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﹑胜利之典。

现代解析

“拔赵帜立赤帜”这个成语讲的是在战场上偷偷换掉敌方旗帜、插上我方旗帜的故事,用来比喻暗中取代别人的地位或成果。它的精髓在于“不动声色地颠覆局面”。

举个例子:比如一家公司里,有个团队长期负责重要项目,突然有新人悄悄接手了核心工作,慢慢取代了原团队的功劳。这个过程没有正面冲突,就像夜里把敌营的赵国旗换成自己的红旗一样,表面风平浪静,实则权力更迭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用战场上的小动作,精准刻画了现实中的竞争智慧——真正的较量往往不在明面上。它提醒我们既要警惕被人“偷换旗帜”,也要懂得在适当时机主动出击。就像下棋时看似平常的一步,可能已经决定了整盘棋的胜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