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了公案

出自 宋代 释普济 《五灯会元》

释义:了:了结。公案:案件,事情。指还没有了结的事情。

现代解析

《未了公案》这个成语就像一部没拍完的电视剧——故事开了头,矛盾摆出来了,但结局始终悬在那儿,让人心里痒痒的。它专门用来形容那些拖了很久还没解决的事情,或是历史上争论不休的谜团。

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你和朋友争论"先有鸡还是先有蛋",谁都说服不了谁,这事就成了你们之间的"未了公案";或是公司里有个三年都没定下来的项目,每次开会都拿出来讨论,但永远没结果,这也是典型的"未了公案"。

这个成语妙在两点:一是画面感强,"公案"原指官府卷宗,让人联想到积满灰尘的旧档案;二是带着无奈的幽默感——明明很重要,却像被施了魔法似的永远停在"待办状态"。它比直接说"悬而未决"更生动,暗含了事情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角力或历史纠葛。

释普济

释普济,俗姓张,清流(今属福建)人。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,好赌博饮酒。理宗嘉熙间卒。事见《永乐大典》卷七八九五引《临汀志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