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之若惊

出自 《老子》

释义:牦﹐亦作'厘',整理;治理

现代解析

《失之若惊》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失去时像受到惊吓一样”,但它的内涵更生动——形容人面对失去时的过度慌乱,甚至显得有点可笑。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
你排队买奶茶,快轮到你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人插队,你瞬间急得跺脚、抱怨连连,仿佛错过了天大的机会。但冷静想想,其实只是多等两分钟的事。这种“失去一点小利益就反应夸张”的状态,就是“失之若惊”。

它的讽刺在于:
1. 小题大做:失去的东西实际价值不大,但人因为情绪上头,表现得像遭遇重大损失。
2. 暴露短视:过度关注眼前得失,反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(比如风度、长远利益)。

这个成语提醒我们:
遇到小损失时,与其惊慌失措,不如淡定衡量轻重。就像打翻半杯水,与其尖叫,不如想想“幸好还剩半杯”——这才是聪明人的活法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