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哽在前

出自 班固 《汉书·贾山传》

释义:谓扬米去糠,糠在米上。穅,同“ 糠 ”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 王文度 、 范荣期 俱为 简文 所要, 范 年大而位小, 王 年小而位大,将前,更相推在前,既移久, 王 遂在 范 后。 王 因谓曰:‘簸之扬之,穅粃在前。’ 范 曰:‘洮之汰之,沙砾在后。’”本为调侃之词,谓位卑而居前列。后亦用为谦词,谓无才而居前。穅,亦写作“糠”。《<二刻拍案惊奇>原序》:“亦曰‘簸之扬之,糠粃在前’云尔。”亦省作“ 簸扬糠粃 ”。 明 张居正 《答宗伯董浔阳书》:“儿曹徼时厚幸,并登仕版,而 懋修 又躐居文孙之首,簸扬糠粃,殊为慙汗。”亦省作“ 簸粃 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祝哽在前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祝福的话还没说出口,先被噎住了”,用来形容人因为紧张或激动,关键时刻反而说不出话来。

举个生活例子:比如你精心准备了一场表白,可面对喜欢的人时,大脑突然空白,明明满肚子甜蜜的话,最后只结结巴巴挤出几个字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祝哽在前”。它生动捕捉了人类那种“关键时刻掉链子”的窘态,既带着善意的调侃,又透露出理解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“哽住”这个动作,把抽象的情绪困境具象化了。我们都有过类似体验:面试时忘词、演讲时卡壳、敬酒时突然语塞…这些场景里,“祝哽在前”四个字就能精准传达那种憋屈感。它提醒我们:重要的不仅是准备内容,还要调节心态,避免被情绪“卡住喉咙”。

班固

班固(32年—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班固出身儒学世家,其父班彪、伯父班嗣,皆为当时著名学者。班固一生著述颇丰。作为史学家,《汉书》是继《史记》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,“前四史”之一;作为辞赋家,班固是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,《两都赋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,列入《文选》第一篇;同时,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,他编辑撰成的《白虎通义》,集当时经学之大成,使谶纬神学理论化、法典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