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亏一篑

出自 《尚书·旅獒》

释义:功:功效、成绩,泛指所做的事。亏:差,欠缺。篑:盛土的筐子。原意指筑一座九仞(一仞合古时七尺或八尺)高的土山,由于只缺一筐土而没完成。比喻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努力而未能完成。含惋惜意。

现代解析

“功亏一篑”这个成语,就像你辛辛苦苦堆一座土山,只差最后一筐土就能大功告成,结果却因为偷懒或大意没完成,最终前功尽弃。它用“一篑土”的微小差距,尖锐地戳中了现实中最让人懊恼的失败模式——99%的努力可能毁于最后1%的松懈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“堆土”这个接地气的场景,把抽象的人生教训变得肉眼可见。比如学生复习时漏掉一个知识点导致考试失利,运动员因决赛最后一秒失误丢掉金牌,甚至像煮饭时忘了按开关——这些“差一口气”的遗憾,本质上都是“功亏一篑”的现实版。它提醒我们:成功往往死在终点线前,越是接近目标,越要绷紧神经。

最扎心的是,这个成语暗含了“量变到质变”的哲学。那些堆积如山的土筐代表长期积累,而最后一筐才是质变的关键。就像烧开水,99度只是热水,添最后1度才会沸腾。古人用这四个字就把“坚持到底”的价值,和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的警示,凝练成了生活智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