酩酊烂醉

出自 明代 凌濛初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

释义:见'酩酊大醉',酩酊:醉得迷迷糊糊的样子。形容喝酒醉得很厉害。

现代解析

“酩酊烂醉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喝酒喝到烂泥一样瘫软、神志不清的状态。它用夸张的画面感,把醉酒后的狼狈相直接摊开给你看——像一滩扶不起的软泥,脑袋里一团浆糊,连站都站不稳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两点:
1. 画面感极强:不用解释“醉得多厉害”,直接用“酩酊”(糊里糊涂)和“烂醉”(像烂泥一样)叠在一起,让人瞬间联想到醉汉东倒西歪、胡言乱语的样子。
2. 暗含批评:虽然没直接说“喝酒不对”,但用“烂”这种贬义字眼,悄悄传递了“过度放纵会出丑”的警示,比如生活中劝人少喝酒时,说“别喝到酩酊烂醉”,比单纯说“别喝多”更有力。

它提醒我们:享受可以,但失控就会变成笑话。就像人喝到断片后洋相百出,第二天后悔莫及——成语用四个字就打包了这个生活教训。

凌濛初

凌濛初(1580年6月18日~1644年),字玄房,号初成,亦名凌波,一字彼厈,别号即空观主人,行十九,浙江湖州府乌程县(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)人。明代文学家、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。十八岁补廪膳生,后多次赴考均未中。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,率众抵抗,呕血而死。 其著作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和《二刻拍案惊奇》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《喻世明言》、《警世通言》、《醒世恒言》合称“三言二拍”,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