骈肩累迹

出自 宋代 欧阳修 《相州昼锦堂记》

释义:肩连肩,脚印叠脚印。形容人多拥挤。

现代解析

“骈肩累迹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肩膀挨着肩膀,脚印叠着脚印”,用来形容人多拥挤、摩肩接踵的场景。比如节假日的热门景点、春运时的火车站,或者热闹的集市,都能用这个成语生动地表现出来。

它的精髓在于用身体动作的叠加(肩并肩、脚印压脚印)来传递“密集”的视觉感,比直接说“人很多”更形象。比如:
- 写夜市可以这样用:“小吃街上骈肩累迹,连转身都困难。”
- 对比“人山人海”,它更突出人与人紧贴的细节,仿佛能听到呼吸声、感受到体温。

这个成语的巧妙之处在于:
1. 画面感强:四个字直接拼出一幅动态拥挤图;
2. 有温度:不仅说人多,还暗含了人与人之间那种不可避免的肢体接触;
3. 适用性广:既能形容热闹(如庙会),也能暗示压抑(如早高峰地铁)。

下次看到拥挤场景时,可以试试用这个词,比“人多”更有文学味,又比“熙熙攘攘”更具体。

欧阳修
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