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撒诈捣虚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散布假话,捣鼓虚假”,说白了就是用谎言和虚假手段迷惑别人。它生动刻画了一种“耍心眼”的行为——比如有人故意编造谣言扰乱对手,或者用花言巧语掩盖真实目的,本质上都是通过制造假象来达到自己的算计。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画面感:
- “撒”像随手乱扔垃圾一样散布谎言;
- “捣”则是暗地里搞小动作,把水搅浑。
两个动作组合起来,把“使阴招”的狡猾形象直接摊开在眼前。
它的核心魅力是讽刺性:
不直接说“骗人”,而是用“撒、捣”这种带破坏性的动词,暗指这种行为不光不光彩,还会扰乱秩序。比如职场中有人散播不实信息打压同事,或商家用虚假广告忽悠顾客,都可以形容为“撒诈捣虚”——提醒我们警惕那些表面热闹、内里挖坑的套路。
使用时注意:
这个词语气较重,多用于揭露故意使坏的情况,如果是无心的失误或普通吹牛,就不太适用。
吴承恩
(1500—1582)明小说家。山阳人,字汝忠,号射阳山人。科举屡遭挫折,嘉靖中补贡生,后任浙江长兴县丞。耻为五斗米折腰,拂袖而归,专意著述。自幼喜读野言稗史、志怪小说,善谐谑,晚年作《西游记》,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。另有《射阳先生存稿》、《禹鼎志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