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鞭锤镫

出自 清代 李渔 《奈何天·攒羊》

释义:谓驱马疾行。指急行军。

现代解析

“击鞭锤镫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:挥鞭策马,用锤子敲紧马镫。听起来像是在描述骑马时的动作,但其实它比喻的是人做事雷厉风行、干脆利落的作风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骑马时,挥鞭是为了让马跑得更快,锤镫是为了确保马鞍稳固,好让骑手能全力前进。这两个动作一气呵成,没有半点拖泥带水。所以这个成语就是夸赞一个人做事像熟练的骑手一样,既有果断的行动力(击鞭),又注重细节的扎实(锤镫),整体给人一种高效可靠的印象。

比如工作中遇到紧急任务,有人能迅速制定计划(击鞭),同时仔细检查每个环节(锤镫),这种既有速度又有质量的表现,就是“击鞭锤镫”的生动体现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效率不是莽撞冒进,而是快中有细的从容。

李渔

李渔(1611-1680),初名仙侣,后改名渔,字谪凡,号笠翁。汉族,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。明末清初文学家、戏剧家、戏剧理论家、美学家。被后世誉为“中国戏剧理论始祖”、“世界喜剧大师”、“东方莎士比亚”,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、文化产业的先行者,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。一生著述丰富,著有《笠翁十种曲》(含《风筝误》)、《无声戏》(又名《连城璧》)、《十二楼》、《闲情偶寄》、《笠翁一家言》等五百多万字。还批阅《三国志》,改定《金瓶梅》,倡编《芥子园画谱》等,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。

0